【TED TO GO】專訪旅行沙舟 張J:當夢想與現實都在成長時,有一天他們會發生碰撞
彷彿是映證了這個世代下,青年普遍對未來的焦慮不安與迷惘,夢想與現實的拉鋸在旅行作家張J眼中卻成了全新的契機,開啟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迷惘是很正常的過程,沒有人是沒有迷惘過的啦!」張J一派輕鬆地說,「但這其實是一件好事,代表你在正視某個問題、想找出問題的答案,有時候需要一點時間,你也就會開始放更多資源在找尋答案上。」
四年前,帶著想與更多人分享旅途中所見所聞,並期待探索生命與美好事物的初衷,當時仍在外商公司擔任工程師的張J,建立了個人的部落格,隨筆式的紀錄自己旅行的日記,並默默累積了固定的讀者。
漸漸地,部落格變得小有名氣,講座、專欄邀約與合作機會接踵而來,張J發現他漸漸無法平衡工程師的工作與部落格的文章,面臨了現實與夢想的抉擇,「當夢想與現實都在成長時,有一天,他們會發生碰撞,你就得開始思考並做出取捨。」
這時,一次外派的機緣,卻在成為了改變張J人生的轉捩點,他娓娓道來外派時認識「搖滾工程師」的故事。
紐約搖滾工程師
2016,張J外派紐約的那一年,偶然與當地白人同事聊天,發現彼此都相當喜愛搖滾樂,甚至受邀到家中的小木屋,欣賞同事與朋友的練團過程,「我問他,既然這麼喜歡,為什麼不試著追尋音樂這條路?」沒想到,同事早就在大學畢業後組團闖蕩大小音樂季、酒吧,也出了專輯,真真實實為所愛燃燒過,「即使他不再玩音樂,也很滿意現在當工程師的生活,無憂無慮,且沒有遺憾。」同事的經歷,讓張J更確定自己想成為一位專職的旅行作家,為了夢想,他決定辭去工程師的工作。
談到當時父母對辭職的想法,張J表示:「亞洲的小孩長大後都希望去符合社會對我們的期望吧!」他無奈地說,他很慶幸,自己的家人在他選擇辭職時沒有太意外,反而是對他的這幾年的努力表示認同。」張J認為在做重要決定時,必須顧好身邊最愛的人,讓他們知道這是審慎考慮後的結果,至於旁人或許不看好的眼光就等待時間與努力去證明自己了。
與一般旅人不同的是,張J的旅行生涯是從擔任工程師的長期差旅而來,「是工程帶我到那麼多地方!」他笑著說,能夠一邊工作,一邊旅行,是當初選擇外商公司的原因,能夠擁有許多外派的機會,;工程的背景從來沒有侷限他的視野,他將從小到大的經歷看做一本本獨特的書,用自己擅長的文字去發掘與表述眼中的大千世界,理性與感性交融的文筆塑造了一種迥然於純文學家的柔軟與憂鬱氣質,更多了點工程訓練下的邏輯思維與樂觀態度。
“如果不曾經歷過追尋的生活,也不會知道會不會適合自己,所以,即使再重來一次,還是會沒有懸念的當工程師。”
“Welcome to Iran!”
張J認為旅行最重要的意義就是過一段短暫的異地人生,去接觸當地的人文特色;談及印象最深的旅行回憶,他想起曾經在旅經伊朗時,受到當地人的熱情招待,「當時我想去買一些紀念品但剛好遇到穆斯林的重要節日,很多店家都沒開,我手上就只拿著一本Lonely Planet,你也知道伊朗文真的很難辨識,有兩個伊朗小弟就主動跑來幫我一間一間打電話詢問。」
隨後,張J還獲得免費的德黑蘭觀光之旅,晚上也被邀請至伊朗人家中吃飯,「他們特地去外面張羅了一些食物,連小弟的阿姨都跑來家裡看看,有種捕獲野生亞洲觀光客的感覺。」他提到最深刻的旅行就是把自己變成當地人,去感受不同的思考方式與文化,「我覺得真正的旅程不用花很多錢但也是無價的,往往在旅行中感動我的都是人。」
關於旅行
旅行的人,通常都有一個「無懼」的特質,在張J身上同樣可以看見。
「就有點大條神經吧!」說完,張J自己也笑了出聲,「很享受、對很多事都很好奇、也帶著樂觀,畢竟每個國家都有獨特的一面值得學習,就像人一樣。」
張J表示,自己常常是帶著疑問及迷惘上路的,藉由看到世界的萬象以及人們的故事啟發我的想法,對於迷惘的想法。八年前第一次獨旅的經驗讓他在回到台灣後感受到巨大的失落感,每天面對機台、身穿無塵衣的單調生活種下了未來持續旅行的種子,「會不會有那種不確定的感覺?我想是一定會有的,你要學會跟它共處,同時我覺得就是因為這樣的不確定性才讓旅程很好玩,許多你無法掌握、預期的事會發生,這就是旅行迷人的地方。」下一次的目的地,張J想到絲路走走,那種跨越地域、歷史、突破國界與疆界壯闊,是值得花一個月去細細品味的。
時間將帶你走向更遠的地方
「身為一個理工人,迷惘就像證明一個定理或數據前,必須先設計一個科學方法找到答案,人生也是一樣,慢慢地,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靠近真實。」張J鼓勵所有還在為未來困惑的人都可以多看看身邊的世界、保持好奇,不需要因為急著找出答案或符合社會上僵硬的制度而慌張,「夢想有可能很大很遙遠,但不用害怕去擁有它,你可以用很長的時光去醞釀,因為你們還年輕哪,晚一點沒關係的。」
“晚一點沒關係的,時間會告訴你答案”
——送給所有還在迷惘之路上追尋夢想與意義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