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To Go】專訪模特兒陳詠芯Cindy: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TEDxNationalTaiwanUniversity
5 min readMar 13, 2020

2017年,年僅19歲的陳詠芯,因為參與了《亞洲超級名模生死鬥第五季》並獲得第五名而一炮而紅,如今已經累積五年模特兒工作經驗的他,在過去的經歷當中,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物,也堅定於自己的選擇。

「詠」敢嘗試,絕不後悔

回想起剛開始踏入模特兒圈時,陳詠芯坦言起初只是抱持著參加夏令營的心態,從小就不排斥站在舞台上的她,抱持著嘗試與學習新事物的想法,並不在乎比賽的結果,也沒有過多的壓力,卻在這樣的情況下,誤打誤撞地成為了伊林璀璨之星第三屆的總冠軍。

除了參加《亞洲超級名模生死鬥第五季》之外,陳詠芯也在生活中做了許多的嘗試,像是擔任世大運的籃球播報員,並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芯球頻道》翻唱歌曲。陳詠芯喜歡唱歌,但因為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裡,所以還在摸索,不過他也不會為自己設下限制,只要多充實自己,什麼都有可能達成。

圖片取自 陳詠芯Instagram

不一樣的校園生活,讓陳詠芯反思學業工作的平衡點

陳詠芯也說,模特兒的事業讓他錯過了一般人所擁有的校園生活。在回想高中時,有次陳詠芯在下班時看到有社團正在練習成果發表的表演,內心感受到的是他們的青春與單純讓她心生憧憬,可是也讓她意識到卻突然發覺其實自己與他們年紀相同,卻因為工作關係,擁有了不一樣的高中生活。過去的經驗,也讓現在的陳詠芯抓緊在校學習的機會,她也認為「學校生活的環境較為單純,而且出社會之後在知識上學習的機會會變少,因此現在自己才會特別珍惜校園時光。」

一直以來,陳詠芯都努力在工作與學業之間找尋最佳平衡點,即使上了大學依然如此。現在就讀輔大英文系大四的她,雖然身邊許多人都建議他在參加《亞洲超級名模生死鬥第五季》後,利用當時所累積的人氣與熱度,繼續往模特兒產業發展,然而陳詠芯卻認為,此刻的她最想做的事是完成學業,因為課業是她現階段喜歡也重視的事情,儘管會因此錯過許多機會,她仍然滿意於這樣的決定。

低潮中轉念思考,把握時間創造機會

事業看似一帆風順的陳詠芯坦言,在模特兒生涯中,時常會遇到低潮期。在去《亞洲超級名模生死鬥第五季》之前,當時拍照的機會並不多,也沒有累積足夠的作品讓大家看到他的實力,她常常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待在這個行業。

參加《亞洲超級名模生死鬥第五季》時,她發現自己不太會拍照,跟別人比起來遜色不少,也覺得自己辜負了評審的期待,那時候,陳詠芯一直以為自己不會一路過關斬將到比賽的最後。面對壓力與挑戰時,陳詠芯通常會早起做早餐、看書、寫歌詞,嘗試放空自己,尤其在沒有社群媒體的情況下,少了很多的干擾與顧慮,也更能堅定自己要努力向前的心,並享受在比賽當中。

圖片取自 Asia’s Next Top Model Facebook

在練習與低潮共存時,陳詠芯學會了調適心情最主要的方法 — — 「轉念思考」,在每一次調整思考模式的過程中,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到現在,她依然努力將自己擅長的事做到最好,即便那不是自己最想做的事;同時,只要有機會就勇敢地把握並放膽去嘗試,不限制自己也不鑽牛角尖,更不要去和別人比較。

「當市場沒有給自己機會時,就要自己去創造機會。」陳詠芯堅定地說。

為了精進自己的能力,她主動去找攝影師練習拍照,即使那完全是沒有商業利益的。在那些經驗中慢慢地進步,一點一滴地累績自己的實力,雖然當下沒有顯著的成效,可是終究會反映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上。

面對自我質疑,陳詠芯的「Why not?」法則

回顧自己從2014踏入模特兒行業以來,陳詠芯覺得其中最大的收穫就是學到如何調整心態,在經過一次次的試鏡之後,他現在已經比較可以放寬心地接受每次的獲得與失去,也比較看得開了。在轉換心態的過程中,讓自己從悲觀的情緒中抽離,並努力不要一直去想那些會讓自己感到不安的地方,因為一昧地找碴,反而會影響自己的表現。

即使身為一個擁有相當多經驗的模特兒,陳詠芯的心中也不時會出現質疑的聲音,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不確定自己現在的決定是否正確,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陳詠芯都會一直告訴自己再試試看,不要輕言放棄,等到走出迷惘後就會發現,那不過就是一件小事,而自己又成功地跨過了一個新的坎。

當被問到對於盲目與堅持之間差異的看法時,陳詠芯說:「其實每個堅持的背後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盲目,因為在抵達終點之前,沒有人會知道自己現在的堅持最終是否能開花結果。」在每次的放棄與堅持之間掙扎時,陳詠芯便會抱持著:「Why not?」的心態,繼續朝著自己所選擇的方向努力前進。

— — 獻給每個無所畏懼,勇敢向前的你

--

--